原告:赵志洪,男,53岁,汉族,四川峨眉山盐化工业(集团)股份公司三分厂工人,住乐山五通桥区牛华镇新建街107号。
原告:赵桂枝,女,63岁,汉族,乐山环保厂退休工厂,住乐山五通桥区牛华镇云华街38号。
原告:赵正香,女,57岁,汉族,乐山岷江建材化工厂退休工人,住乐山市中区人民南路65号。
原告:赵淑尧,女,50岁,汉族,乐山电机厂退休工人,住乐山电机厂宿舍。
原告:汪延枝,女,65岁,汉族,乐山五通桥区牛华镇服饰十厂退休工人,住四川峨眉山盐化工业(集团)股份公司三分厂宿舍。
被告:四川乐山五通桥区司法局。地址:五通桥区涌江路。
法定代表人:王志贵,局长。
赵志洪等人的爸爸妈妈赵光禄、谭金秀夫妇共有九个子女,即赵志洪、赵桂枝、赵正香、赵淑尧、赵淑华、赵淑芳、赵正奎、赵正林、赵正松(已经过世,系原告汪延枝之夫)。
1947年属赵光禄、谭金秀夫妇所有房子被烧毁后,赵光禄夫妇在原地另建草房两间居住。
1959年因牛华镇街道建设需要,由政府将这两间草房拆除,在牛华镇中心街新建成砖木结构80号、82号平房两间由赵光禄一家居住。因该两间房子存在产权争议,五通桥区城环局房产管理处一直未给赵光禄颁发房子产权证书。
1989年5月4日,赵光禄夫妇在五通桥区公证处办理了遗嘱公证。遗嘱公证的主要内容是:待立遗嘱人死亡后,遗嘱生效,两间房子由九个子女各继承一份。
1995年3月24日赵光禄夫妇又变更遗嘱:待立遗嘱人死亡后,其两间房子变为其子女赵淑华、赵淑芳、赵正奎、赵正林继承,取消了五原告的继承资格。五通桥区公证处以(95)五证民字第049号公证书予以公正。
1996年6月、8月赵光禄夫妇先后死亡,公证遗嘱发生效力。同年十月29日,五原告以其爸爸妈妈遗嘱公证之房未获得房子产权证书,遗嘱公证违法为由,向五通桥区公证处申请撤销(95)五证民字第049号公证书。
1996年11月4日,区公证处作出不予撤销遗嘱公证的决定。五原告则向区司法局申诉,请求撤销(95)五证民字第049号公证文书。
1996年12月16日区司法局作出(1996)五司行决字第1号行政决定书,驳回了原告的申诉请求,保持了公证处的决定。该行政决定书中未引用不予撤销遗嘱公证的法律条文。
五原告仍不服五通桥区司法局决定,于1997年元月8日向五通桥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称:其爸爸妈妈赵光禄、谭金秀在没提供房子产权证书的状况下,区公证处对尚未确定产权归属的两间房子予以公证,是不对的;区司法局所作的(1996)五司行决字第1号行政决定书事实不清,程序违法,请求撤销区司法局(1996)五司行决字第1号行政决定书。被告辩称:遗嘱人赵光禄、谭金秀夫妇在办理遗嘱公证时,虽未提供房子产权证书,但提供了能证明产权遗嘱人所有些有关证据,区公证处作出的遗嘱公证是正确的、合法的,既然原告称立遗嘱人所处分的房子尚未确权,那样五原告就不应该是此房子的利害关系人,自然无权倡导权益,不应是本案的合法原告。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审判」
乐山五通桥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觉得:区公证处在五原告之爸爸妈妈未获得牛华镇中心街第80号、82号两间房子产权证书的状况下,以遗嘱公证的法律方法确认这两间房子的产权给立遗嘱人的部分子女继承,其行为违反了《四川公证条例》第四条、第十六条第1款和国家建设部《城市房子产权产籍管理暂行方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原告之爸爸妈妈生前所立遗嘱和公证变更的遗嘱不受法律保护。区司法局作出的(1996)五司行决字第1号不予撤销遗嘱公证的行政决定书的主要证据不足,且未引用不予撤销遗嘱公证的法律条文,属违法行政决定。对于被告答辩提出的五原告不符合行政诉讼主体资格的问题,五通桥区人民法院觉得,被告及区公证处所推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均将五原告列为当事人并对其申请事情作出行政决定。因此,被告提出五原告不符合诉讼主体资格的原因不可以成立。据此,五通桥区人民法院依据《中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之规定,于1997年4月2日作出判决:撤销乐山五通桥区司法局1996年12月16日作出的(1996)五司行决字第1号不予撤销(95)五证民字第049号公证书的行政决定。
中国普法网 > 行政诉讼 >
行政诉讼相关
- 05-26 卢赞美不服泉州司法局不予撤销遗嘱公证行政
- 行政诉讼排行
- 行政诉讼推荐
- 热门城市